为提升动物运输环节的疫病防控能力,降低动物疫病跨区域传播风险,农业农村部制定了《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管理指引》,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。核心目标包括:
落实“四必查”要求:严格查验检疫证明有效性、畜禽标识佩戴、车辆备案情况及动物健康状况,实行“逢车必查、逢猪必检”。
阻断疫病传播路径:通过指定通道的严格检疫和消毒措施,将重大动物疫病跨区传播风险降低30%以上。
规范运输流程:减少中小养殖户非生产性损失,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。
01 传统猫狗车模式的危机
2019年6月28日,南京江宁警方截获一辆小货车,车上有700多只猫,其中不乏加菲、英短等名种猫。司机无法提供动物检疫证书和运输证明,猫被挤在狭小铁笼中,有的甚至受伤。警方耗时数小时救助,并对运输途径进行调查,这一事件让社会再次意识到缺乏统一管理的风险。
2024年11月24日,河南信阳市民发现并拦截了一辆装有千余只猫狗的货车。车厢密闭、空气浑浊,动物焦躁不安,部分出现轻微受伤。
市民联系警方和志愿者,动物最终被转移至安全场所。每一次拦截,都让社会感受到:生命需要被制度和法律保护,而不仅仅是临时救助。
02 用指定通道构建疫病防控的“天网”
1.政策逻辑:非洲猪瘟的教训与宠物运输的关联
回顾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,跨省违规调运生猪导致病毒扩散至全国31个省份,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亿元。尽管宠物运输规模远小于生猪,但猫瘟、犬瘟热等病毒的跨区域传播风险同样存在。
新规通过指定通道和电子出证双重保险,将动物运输纳入全流程监管,其本质是想要构建一道阻断疫病的生物安全屏障。
2.关键条款解读:从车到证的全面升级
车辆备案制:所有运输动物车辆需在农业农村部门备案,安装GPS定位设备,实时上传运输轨迹。
电子检疫证明:纸质证明升级为电子证照,与国家动物检疫系统实时对接,杜绝伪造、涂改等漏洞。
指定通道检查:全国规划超200条指定通道,车辆必须经检查站查验消毒,否则将面临最高3万元罚款。
03 新规释放的三大信号
1.猫狗车运输面临严格管控
长久以来,宠物猫狗运输市场都存在着诸多乱象。部分运输车辆卫生条件恶劣,缺乏必要的消毒措施,非常容易引发动物疫病传播。
还有一些运输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,超载运输,严重影响宠物健康与安全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2024年因宠物运输不当引发的动物疫病传播事件多达数十起,给整个行业都起到了警示作用。
此次农业部新规明确要求,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,合理设置道路运输动物指定通道检查站。
过往运输猫狗的车辆必须经指定通道接受严格检查,包括动物检疫证明查验、运输车辆备案信息核对以及动物健康状况评估等多个环节。
对于未按规定通过指定通道运输、提供虚假检疫证明等违规行为,将面临包括罚款、暂扣或吊销相关证照等严厉处罚,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2.催生宠物运输服务升级
新规要求将倒逼宠物运输服务进行全面升级。
一方面,运输企业需要加大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。例如,配备更先进的通风、温控、消毒设备,确保运输过程中宠物始终处于舒适、卫生的环境。
同时,还要根据不同宠物品种、年龄、健康状况,定制个性化的运输方案。
另一方面,软件服务也需同步提升。运输企业可借助信息化技术,实现运输过程实时监控与信息追溯,让宠物主随时随地了解宠物运输状态。
3.激发宠物医疗行业新需求
强化动物检疫申报制度,就会要求货主在运输前按规定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,取得有效的检疫证明。这一举措的进行将直接带动宠物医疗行业相关业务的增长。
与此同时,随着跨区域宠物交易、托运以及转诊活动的日益频繁,宠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健康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宠物医疗行业加大对宠物运输相关疾病预防、诊断与治疗技术的研究投入势在必行,企业若能抓住这一机遇,提前布局,有望在新兴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。
农业农村部新规的落地,看似终结了猫狗车畅通时代,实则开启了宠物运输行业标准化、数字化、安全化的新篇章。其带来的不仅是监管升级,更是宠物行业迈向持续正规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正向驱动力。
本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《宠宠欲动 PremierPet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