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个“宠物本科”来了,是专业的好选择吗?

[复制链接]
查看8363 | 回复0 | 2025-7-2 16:21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2025 年,中国农业大学开设了全国首个“宠物本科”,让不少学生直呼“想读“。但科视点提醒:在选择大学专业时,与其追逐热点浪潮,不如打造终身可靠的学术根基;职业道路宽阔,才能陪兴趣走得更远。

01

“萌宠专业”火到爆?


前几天,高考成绩刚出来,我今年高考的外甥女给我转发了一条新闻:“2025 年首个宠物本科专业上线:萌宠爱好者的高薪新选择!”然后就是一个兴奋的表情包和一段语音:

“舅舅,我决定了!就报这个!”

640.webp

我的外甥女一直就喜欢小猫小狗。我隔着屏幕,都能想象出她的眼睛里闪着小星星、充满了兴奋的样子。没等我想好怎么回答,她的小心情就接二连三地发了过来

这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专业!
“你都不知道现在宠物行业有多火!”
毕业了肯定不愁工作

看着一段段冒出来的语音消息,我完全理解她的激动。相信很多对这个专业动心的年轻人和家长,想法都和她一样——这是一个能让兴趣和钱景完美结合的黄金赛道。

640.webp

然而,身为一名科普人,我的职业本能却让我无法跟着她一起欢呼。我没有着急回复,而是登录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网站,了解了一下这个宠物专业的课程细节。在仔细研究了它的课程设置和学科逻辑后,我决定用一篇文章来回应她。这可能有点儿煞风景,因为这篇文章对于外甥女来说不啻为一盆结结实实的冷水。

我的分析告诉我,这个看似光鲜的热门专业,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陷阱。这个陷阱,不仅关系到我外甥女未来四年的学习,更关系到她未来几十年职业生涯的真正竞争力。

02

读本科究竟是为了什么?


在解释我为什么泼冷水之前,我们必须先建立一个共识:大学本科教育,它的核心目标到底是什么?

我的答案是:本科教育,不是岗前培训中心,而是知识操作系统的构建。

640.webp

一个好的本科教育,应该为你打下坚实、宽广、可迁移的学科基础。它教你的不是如何使用今天最流行的工具去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,而是让你掌握底层的科学原理和思维方式,从而有能力在未来去学习任何新工具,解决任何新问题。说白了,如果你上过大学,但在你的专业领域内,你还经常出现“这东西我没学过”的想法,那么你的大学可能白上了。

就像我这个学计算机20 多年后回顾大学时光,让我受益终生的课程绝对不是当时最流行的《C语言》和《数据库系统》,更不是市场上流行的《21天精通》系列,让我受益终生的必然是《系统论》、《信息论》和《逻辑学》。因为前者是随着知识的更新会很快过时,而后者是“道”,即便离开了计算机行业,也会受益终生。

当我道与术的标准来审视伴侣动物这个新专业,我的疑虑就产生了。

疑虑学科根基:真“新”还是翻旧账

我们先要明白一个事实:研究猫、狗、等动物的科学,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领域。它一直都是一门成熟的基础学科——动物学的组成部分。

动物研究的是所有动物的遗传育种、繁殖、营养、生理、行为等普遍规律。无论是猪、牛、羊,还是猫、狗、鸟,都包含在这个框架内。搜索一下猫狗类动物的论文就会知道,之前没有所谓的伴侣动物专业时,关于猫狗和其他宠物的论文一点儿也没少。一个优秀的动物科学毕业生,已经具备了研究和解决伴侣动物相关问题所需要的全部基础知识。有这个研究能力,你想研究宠物,根本不存在阻碍。

现在,硬生生地从动物科学这个完整的大厦里,抽出一间叫伴侣动物的屋子,然后把它包装成一个独立的新专业,这在学科逻辑上是值得商榷的。这种拆分除了听起来好像专业以外,对帮助本科生构建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真的没有好处。事实上,更专业化的研究,更应该是在打好坚实的基础后,在研究生阶段去深入

疑虑就业清单式课程的隐忧

根据我查到的信息,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,除了动物学的基础课以外,主要就是几门高度市场化的定制课程,比如宠物营养、宠物育种、宠物行为、宠物福利、赛马概论等等。

这看起来就像一张就业清单。每一个课程,都精准对应着相关市场上的一个岗位。这种功利主义的设计,让我看到了巨大的风险。它太像一个工具集,而不是一个操作系统。

640.webp

就拿宠物营养学来说,它的底层是生物化学和营养学。一个真正优秀的营养学家,应该首先掌握普适的营养学原理,然后他才能根据不同物种(无论是人、是猪、还是猫)的生理特性,去设计相应的配方。把宠物营养单独拎出来作为本科核心课,很容易把它降维成猫粮狗粮配方经验”。之所以我们把营养学叫做学问,把菜谱叫做工具书,就是因为学问背后存在一个宏大、基础的科学体系在支撑

疑虑:看似精准,实则“大而无当”

伴侣动物这个词,听起来很温馨,但在它的上级学科动物学里,却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。

猫和狗,属于哺乳纲食肉目。而现在市场上火热的宠物,还有鹦鹉(鸟纲)、蜥蜴(爬行纲)、角蛙(两栖纲),独角仙(昆虫纲),章鱼(头足纲),热带鱼(鱼纲),水晶虾(甲壳纲),黏菌(黏菌纲)……它们从生理结构、新陈代谢到遗传规律,完全是不同的科学门类。

640.webp

一个本科专业,试图用伴侣动物这个筐,把所有这些都装进去,结果必然是雨露均沾,但样样不精。学生们学了哺乳动物的皮毛,又学了点鸟类的常识,最后对哪个领域都无法形成深入的、系统性的认知。这对于真正想在某个细分领域(比如爬宠繁育、观赏鱼养殖)深造和就业的学生来说,完全是浪费时间。

也许你想说,不对,我们这个专业只研究猫狗和马。那我问你,如果你真的这么专注的话,为什么不在动物学下面设立类似《母猪的产后护理》这样的高水平选修课呢?创建一个博人眼球的伴侣动物专业,是何用意?

03

更稳妥的职业成长路线


所以,我对我外甥女说出了我的结论:

你想投身宠物行业,这个想法非常好,我举双手支持。但正因为你要认真对待这个事业,我们才要选择一条最能让你成长为行业专家的路径。

这个伴侣动物新专业,看起来就像是一条直梯。它把所有看似相关的东西都打包好,告诉你直接上岗工作。但这把梯子可能很窄,而且只能到固定的高度。

640.webp

而另一条路,是走宽阔的楼梯。比如,去选择硬核的动物学》和《生物学》。在这四年里,你心无旁骛地去啃那些最基础、最枯燥,但也是最强大的硬骨头——比如遗传学、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理学……这些基础知识,将会帮你构建起一个无比坚固的知识操作系统

毕业后,你手握这个强大的系统,能上能下,即使你还想去宠物行业,易如反掌。你的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将远远超过那些只学了窍门和方法的人。你可以去做最前沿的研发,去解决最棘手的问题,也可以抱着你心爱的小猫小狗,从最细微的角度为宠物们提供服务。更重要的是,当行业风向转变时,你可以轻松地把你的核心能力,迁移到任何新的领域。

我担心的,不是进入宠物行业工作,而是急功近利的专业,塑造成一个只知道获取答案,而不会提出问题的思维懒惰的人。这会让你失去欣赏人生最美风景的那双好奇的眼睛。

04

三道志愿填报的必答题


伴侣动物专业的出现,折射出这个时代一种普遍的焦虑:我们都太急于求成了。我们希望大学教育能立竿见影,希望所学能和饭碗无缝对接。

这种压力,正在倒逼一些大学放弃了对育人的坚守,转而用就业率市场热点来设计专业。这是一种短视,更是一种危险的趋势。因为真正能让一个人、一个行业、一个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,从来不是对当下热点的迎合,而是对底层基础科学持之以恒的投入和探索。

640.webp

所以,下一次,当你或你的孩子面临专业选择时,请一定完成这三道必答题

一、它是操作系统还是一套APP
二、课程三年后仍不过时吗?
三、低分就能上的热门新专业,准入门槛为何突然降低?(对了,忘记说了,《动物科学(伴侣动物)》专业比《动物科学》专业的分数线低不少呢……)

答案想清楚,再填志愿不迟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